美俄峰会前夕俄乌战场战火反扑 战场外交双线博弈!俄乌冲突在8月9日至10日骤然升级,双方互袭范围与烈度创下新纪录。乌军无人机首次跨越2000公里,精准打击俄罗斯北极圈附近的科米共和国乌赫塔炼油厂,俄军对扎波罗热居民区的空袭导致单次事件19人受伤——这是冲突爆发以来平民单日伤亡的最高数字之一。特朗普与普京的阿拉斯加会晤计划正式公布,欧洲六国领导人紧急发声线上炒股配资,强调“乌克兰缺席的和平方案无效”。
10日深夜,俄罗斯科米共和国乌赫塔炼油厂突然爆炸,浓烟吞噬了北极圈的夜空。这座距离乌克兰边境超过2000公里的设施,此前从未被纳入前线打击范围。乌军方匿名人士透露:“此次行动旨在瘫痪俄能源补给链。”同一天,萨拉托夫州另一家炼油厂也遭无人机击中,厂区火灾持续数小时。尽管俄官方未回应,但当地居民称“这是三年来最猛烈的爆炸”。
俄军的反击同样深入乌克兰腹地。哈尔科夫市郊的居民区10日遭遇连环炮击,一栋公寓楼被夷为平地,4名伤者从废墟中被抬出时满身血迹。而在扎波罗热,汽车站候车厅被航空炸弹直接命中,玻璃碎片混合着血迹飞溅到街对面商铺。现场救护人员描述:“有人失去双腿,母亲在坍塌的墙体下紧抓孩子的手。”
根据伤者证词,袭击发生在早高峰时段,一枚制导炸弹击中车站顶棚,正在排队的学生、通勤族瞬间被气浪掀飞。邻近诊所的输液室墙体坍塌,医护人员拖着输液架奔逃。乌总统泽连斯基以视频直播背景展示烧焦的救护车残骸。
俄方至今未承认袭击居民区,俄国防部宣称,在扎波罗热方向“摧毁乌军装甲车及弹药库”,并强调行动针对军事设施。战场分析师指出,该市位于第聂伯河东岸,部分区域由俄控,乌军近期多次试图渡河夺回据点。此次袭击是否因俄军误判目标坐标,还是蓄意施压?双方各执一词的“罗生门”让平民区沦为心理战棋子。
俄罗斯国防部发布的战报数据显示,单日击落乌军457架固定翼无人机及1架苏-27战机。这些无人机主要来自凌晨对俄南部军用机场的集群冲锋。其中11架突破至图拉州工业区,撞毁一家精密仪器工厂车间,2名夜班工人遇难。俄防空部队军官抱怨:“我们像打电子游戏一样按发射键,但对方数量仿佛无限。”
乌军的远程打击同样付出代价。乌国家安全局证实,10日对鞑靼斯坦物流枢纽的突袭中,多架无人机被拦截。该基地存放着伊朗制“沙希德”无人机零件,距前线1300公里。值得注意的是,俄军首次公布控制顿涅茨克地区一处定居点,而乌军次日即宣布在赫尔松州奥列什基地区摧毁俄军营级指挥所,约25名俄军死亡——这种“你占一村、我炸一营”的拉锯,凸显双方陷入僵持消耗战。
特朗普宣布与普京在阿拉斯加会晤后,英法德等六国领导人及欧盟主席连夜发布联合声明。法国总统马克龙措辞犀利,声明中三次强调“乌克兰必须参与决策”,德国总理默茨更直言“领土妥协是危险幻想”。此前特朗普暗示停火协议或涉及“领土交换”,引发乌总统泽连斯基强硬回应。
美媒披露特朗普曾拒绝欧洲领导人参与会谈,并称“普京不必先见泽连斯基”。尽管白宫考虑追加邀请泽连斯基,但乌外交官私下抱怨:“我们可能只在最后一刻收到通知。”波兰总理图斯克警告:“若美俄撇开欧洲达成协议,北约将面临解体危机。”
萨拉托夫州炼油厂遇袭时,无人机残骸坠入附近民宅庭院,一名老妇被倒塌的院墙压死。她的邻居举着染血的砖块对镜头怒吼:“这就是我们的‘特别军事行动’!”而在乌克兰扎波罗热,19名伤者中包括3名儿童,最小的仅5岁。诊所护士在社交媒体发帖:“炸弹落下时,她正在听我讲童话故事。”
俄乌冲突爆发1258天线上炒股配资,战线仍在顿巴斯村庄间推移,但战火已覆盖从北极圈到黑海的广袤疆域。当无人机航程突破2000公里、炼油厂浓烟升腾时,战争早无“前线”与“后方”之分。美俄峰会能否扭转局面?欧洲的声明、乌克兰的伤亡清单、克里姆林宫的沉默,共同构成阿拉斯加会谈前最尖锐的注脚。
名鼎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